0516-6816 5566

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为何频繁被心源性猝死找上门?专家解释其中缘由

发布日期:2024-08-08    浏览次数:19

在普罗大众的印象中,心脏骤停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或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。但是,32岁的年轻护士张静静、34岁的迪拜王子拉希德、35岁的优质偶像高以翔……这些不争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,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。我国因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主要发生在35岁~70岁人群中,可以说是不分年龄段。其主要病因见于冠心病、心肌病、心肌炎、先心病、肺栓塞、主动脉夹层及严重心律失常等。

1679367205139465.jpeg

猝死在我国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%[1]。对此,我们想要向大众传递‘关口前移、早诊早治’的健康理念。

一、改善生活方式,别亲手“埋雷”

1679367224112677.jpeg

流行病学分析显示,有70%~90%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,其中的90%是由冠心病引起的[2]。因此,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,进而形成斑块甚至斑块破裂,能大大降低猝死的发生,而这些可以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改善。

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倡戒烟限酒、充足睡眠、平衡膳食、合理运动。其中控制好血压、血脂、血糖和体重都很重要,而戒烟和睡眠尤为重要。

1679367255810384.jpeg

烟草对人类的危害不仅限于吸烟,二手烟、三手烟同样不容忽视。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100万[3]。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,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、血压升高、心肌缺氧,引起冠状动脉梗塞,心脏局部缺血或心绞痛,促使冠状动脉粥样化,引发多种心脏疾病。即使每天只抽1根烟,男性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仍会增加75%、女性更是增加119%[4]。

1679367276187341.jpeg

此外,长期熬夜、睡眠不足所累积的负面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,是猝死的重要确定因素,许多IT人士的猝死就与熬夜有直接关系。年轻人每天应有8小时的睡眠,年长者也应该有7小时的睡眠。晚睡晚起者的死亡风险要比早睡早起的人高出约10%[5]。可见,“早睡早起身体好”这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老话源于古人的经验与智慧,更是健康生活习惯的最好佐证。

二、做好科学查体,要主动“排雷”

1679367295481956.jpeg

如今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在飞速提高,但我国每年仍有约54.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[6]。黄连军教授提醒:若能做好科学查体,进而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康复措施,大部分猝死是能够避免的。

在临床上,动脉硬化高危人群中,有人20岁开始就可见到,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可以在30岁左右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。那么,这样的查体究竟有什么意义?与普通体检有什么区别呢?

首先,个性化、差异化的查体对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“排雷”过程,是实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的重要手段。

其次、医生会根据病患的年龄、病史、家族史、生活及饮食习惯、既往检查化验报告等,合理制定检查项目。

最后,医生会针对检查结果等做出判断,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。

一名30岁的客人来做查体,需查一下心脏血管是否有畸形,如:先天发育异常;需排除心肌病、先心病、瓣膜病等。而另一名有动脉粥样硬化、吸烟史的65岁男性,就一定要检查是否有腹主动脉瘤。

腹主动脉瘤在60岁以上男性中的发生率高达约8%[7],是老年猝死的原因之一。该病没有症状,仅表现为血管扩张,可一旦血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导致猝死,仅有一小部分人能抢救过来。

此时,查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早发现、早诊断,腹主动脉瘤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,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。如果一名有吸烟史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的患者做冠脉CT检查有冠状动脉斑块,就要积极予以治疗避免斑块突然破裂,猝死的风险就会降低。

1679367316308356.jpeg

同时,一个完整的影像资料对日后疾病的诊断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。若以30岁时查体心脏血管得到的数据作为基准参考值,在40岁查体时数据出现了变化,通过前后对比找出变化的原因,如是疾病前兆,则及时进行干预。

在导致猝死的原因中,还存在一些先天性疾病,如心血管畸形、心脏畸形等。不过,由于没有接受专业查体,平日里也没有症状和不适,很多人往往在发病后才知晓。

因此,徐州京阜心血管医院吕锋教授提醒广大朋友:做好科学的查体能发现自身潜在的猝死风险。